那借来的书籍已翻至终章,却迟迟未归。午后,母亲牵我手,踏进朝夕城市书房的门扉,那24小时不息的灯火,见证了我们借书还书的足迹。
拾级而上,楼梯旁的墙面镌刻着智慧的印记:总有一本书,能轻扣心门,引发共鸣;总有一段文字,如老友般亲切,与你对话;与书籍的邂逅,便是场心灵的盛宴。这是一个自助式的书屋,无人的空间里,只需轻挥读者证,便可自由来去,还书借书,皆在一刷之间。两台自助机默默守候,只需指尖轻触,“还书”二字,条形码下略过,书籍安放感应之区,一声“确定”,系统便以礼貌的“谢谢”回馈,一切便圆满完成。
将书页轻轻放回少儿区的怀抱,我瞥见成人区与少儿区之间,一座玻璃小亭静立——朗读亭。心生好奇,我向母亲轻语:“妈妈,我想一探朗读亭的奥秘。”母亲欣然应允,面带自豪:“当年我可是朗读赛场上的佼佼者,待会儿让你见识真正的朗诵。”
亭内,电脑、椅子、耳机、话筒,一一成双。我们戴上耳机,打开话筒,屏幕上“免费朗读”的字样映入眼帘。每人挑选篇章,进行朗读的较量。我先声夺人,选择了《皇帝的新装》与《丑小鸭》,得分81与84,自认不俗。母亲则以其深厚功力,朗诵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和梁启超的《少年中国说》,情感充沛,声线抑扬顿挫,普通话更是标准至极,高分92与97,令人叹服。
母亲的朗诵让我心生敬仰,立志勤练,以求日后的较量中能与其并肩。心中暗誓,待到功成名就日,再战朗读亭,少年,加油!